72年前紅色電波在黑麋峰山脈響起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華)1949年8月5日,人民解放軍夜間從東屯渡出發(fā),經五里牌,進入小吳門,舉行入城儀式,宣告湖南和平解放。免遭戰(zhàn)爭浩劫的長沙人民夾道歡迎,揮舞旗幟,徹夜歡慶。古城長沙也由此翻開了全新篇章。
爭取和平起義的經過,是一場兵不血刃、考驗共產黨人智慧與胸懷的“暗戰(zhàn)”。72年前,“滴答滴答”的電報聲曾在望城區(qū)橋驛鎮(zhèn)洪家村上空頻頻響起,成為那段風云激蕩歲月中最動人心魄的旋律。如今,紅色電波消失了,紅色精神成為激勵人們前行的不竭動力。
秘密電臺藏身鄉(xiāng)野大戶人家中
洪家村在黑麋峰山腳,距離長沙北城區(qū)約半小時車程。從芙蓉北路拐進去,沿著平坦的村道前行,不幾分鐘就遇到了一處三岔路。沿著一條較窄的小路步行進去,經過兩戶現(xiàn)代建筑的民宅,在路的盡頭就會看到一棟修繕好的百年老宅——這就是湖南和平解放秘密電臺舊址。
看過其他紅色景區(qū)的人,難免疑惑,這秘密電臺怎么在如此偏僻的角落里?
“秘密電臺就是要藏身秘密之處嘛!”洪家村黨總支書記代遠幽默道。指著緊鄰舊址兩三米遠的一座高山,他表示,過去這里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誰會想起這里居然有一個秘密電臺,在進行著這么重大的事?”
當?shù)卮迕?、講解員段愛華端著一杯杯熱氣騰騰芝麻豆子茶迎了上來。在村里,當年的那段紅色故事如今已經家喻戶曉。
1948年7月,解放戰(zhàn)爭進行到第三個年頭,人民解放軍節(jié)節(jié)勝利,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在湖南,中共各級組織加緊統(tǒng)戰(zhàn)工作,爭取和平解放。作為湖南醴陵人,程潛心向和平,卻苦于沒有渠道與中共中央直接取得聯(lián)系,舉棋不定。
關鍵時刻,湖南地下黨與黨中央急需一條直接聯(lián)系的通道,既能傳遞重要情報,又能及時獲得黨中央的指示。這時,土生土長的長沙人周竹安(原出生于橋驛鎮(zhèn)白石村,后遷至現(xiàn)丁字灣街道,解放后任駐保加利亞大使)臨危受命,來到長沙建立秘密電臺和情報站,推動程潛、陳明仁起義,為長沙和平解放作出巨大貢獻。
秘密電臺起先設在長沙城區(qū),多次被敵特偵測干擾。幾經輾轉,周竹安將秘密電臺設在望城境內九福鄉(xiāng)洪家沖豐毛圫腳下(今橋驛鎮(zhèn)洪家村)周商農家,由周傳弟擔負起保衛(wèi)電臺的重任,周茂僧負責秘密電臺的具體運作。
而令人驚訝的是,根據(jù)《長沙塘沖周氏家譜》載,周竹安、周商農、周茂僧、周傳弟都出自長沙塘沖周氏,他們?yōu)樘眯值堋?/p>
“除了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定在這里也是因為周商農是一位向共產黨靠近的愛國人士,1947年因反對內戰(zhàn),解甲歸田,在當?shù)赜型?。而周商農舊部周傳弟則是一支地下黨地方武裝的負責人,能擔任電臺外圍保衛(wèi)工作。同時,周氏兄弟間關系緊密?!倍螑廴A解說道。
百歲老人曾智救被捕同志
“鄉(xiāng)下缺電,干電瓶又被敵軍控制,報務員趙翰林只能嘗試采用吉普汽車電瓶對電臺進行充電工作。為了保證電臺與中央不間斷聯(lián)系,安排了6個交通員來回長沙充電,保證電臺正常工作。”
傳遞情報亦是艱難,大家想盡辦法,最終將情報藏在油紙傘的傘柄中護送傳遞?!敖煌▎T將自己所帶藏有電報的油紙傘,送至周永常家門后早已備好的同樣的油紙傘進行交換,無需與任何人接洽、搭訕,是隱蔽安全的單線聯(lián)系工作,到長沙也是如此?!?/p>
平江百歲老人任培宇是秘密電臺唯一健在的見證人,去年他還來到了洪家村重訪故地。
“任老時任湖南水上保安總隊督察長,從事地下工作,擔任秘密電臺10公里范圍的重點布防工作。”段愛華復述了老人的回憶:當時,在商農莊的附近駐扎著一支白崇禧的連隊,大家的工作猶如在刀尖上跳舞,晚上只要聽到狗叫聲,都令人心驚肉跳。一次在張貼“毛主席與朱德總司令的約法八章”時,兩名地下工作人員被抓。任培宇與抓人的連長套黃埔同學關系,把人給“要”了回來,避免了湖南和平解放秘密電臺的暴露風險。
一次次化險為夷、攻堅克難,確保了秘密電臺工作的正常開展,有力推動了長沙和平解放。
收到程潛呈交的起義《備忘錄》,毛澤東十分重視,7月4日,他親自給程潛回電:“先生決定采取反蔣反桂及和平解決湖南問題之方針,極為佩慰?!薄爸灰壬鷽Q心站在人民方面,反美、反蔣、反桂,先生權宜處置,敝方均能諒解!諸事待理,借重之處尚多。”
吃下了定心丸的程潛、陳明仁于8月4日領銜發(fā)出起義通電,宣布湖南和平解放。秘密電臺就此完成了歷史使命,創(chuàng)造了“經過長期統(tǒng)戰(zhàn)工作、先起義后談判”的和平解放“長沙模式”。
紅色資源激發(fā)鄉(xiāng)村發(fā)展活力
斗轉星移,時空轉換。昔日落后貧困的小山村早已“化繭成蝶”,煥發(fā)出新的活力,處處景色宜人、戶戶安居樂業(yè)。
“2019年秘密電臺舊址對外開放后,每年都要接待兩萬多游客呢!村里熱鬧了,產業(yè)開始發(fā)展了?!贝h介紹,商農莊原本是三進的院子,土改后分給了十幾戶人家,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到1993年,基本上都遷走或改建了。剩下最后這一排屋子也岌岌可危,望城區(qū)對舊址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并安排了村民擔任講解員。
變化的不僅僅是人氣,更是人心。
為了講解好秘密電臺的故事,段愛華就靠著視頻和資料反復揣摩自學,自編了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講解詞,她還將自家雜屋當成了資料儲藏室,包攬了泡茶、打掃等工作。越是節(jié)假日越忙,卻毫無怨言,去年僅休息了一天。“講好紅色故事,我很自豪!”
今年洪家村圍繞紅色景點周邊打造盛家灣美麗屋場和萬家莊美麗屋場,由黨員牽頭成立了美麗屋場委員會,近百戶村民集體承諾:“積極支持鄉(xiāng)村建設,每家每戶投資投勞不少于五千元!”
“我曾資助過20多名學子,爭取貢獻更多力量!”“我一定發(fā)揚軍人本色,為洪家村公益事業(yè)站好崗、服好務!”3月28日,洪家村同心愛心協(xié)會成立,退伍軍人周少迪等村民紛紛慷慨解囊,募集善款11萬余元及部分物質,專門用于幫扶村里困難群眾、獎勵勤奮學子。
產業(yè)發(fā)展的勢頭同樣令人欣喜。
村里種植了草莓、高山蔬菜,養(yǎng)殖了小龍蝦、羊和雞鴨,開起了民宿、農莊、烤全羊店,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紅紅火火。代遠躊躇滿志地表示,紅色旅游景點建設以后,洪家村牽頭成立了望城區(qū)紅色驛家農業(yè)有限公司,“我們將整合農副產品,進行質量把控、打造本地品牌,同時開展紅色旅游、餐飲、交通、會務、娛樂等項目服務,帶動周邊產業(yè)發(fā)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和鼓起村民腰包。”
“讓紅色引客,綠色留客?!睒蝮A鎮(zhèn)黨委書記毛斌表示,橋驛的紅色資源十分豐富,已經發(fā)現(xiàn)挖掘了15處紅色陣地,修繕完成了6處,今年將集中打造好紅色美麗屋場群,串點成線,以打造特色紅旅、農旅為目標加快橋驛全域旅游建設,以居民增收和游客滿意度提高為目標做實鄉(xiāng)村振興的文章。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