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古塘灣:紅色基因鋪就天頂之路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洪虹)長沙大河西繁華之地,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往西南1公里的龍王港河邊,有一個看起來不太起眼的清水社區(qū)。然而,就是在岳麓區(qū)天頂街道的這個小小社區(qū)所在地,96年前誕生了長沙河西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古塘灣支部。
從1925年到1949年,24年間,長沙河西地區(qū)的黨組織,從古塘灣一個支部發(fā)展到3個區(qū),54個支部,1000多名黨員。古塘灣支部兩度遭受重創(chuàng),又兩次重建,成為了我黨革命道路上一股不滅的燎原之火。
“剝開荔枝般鮮汁欲滴的梅溪湖,人們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它的核,竟是一枚叫古塘灣的紅色基因……”5月25日,伴隨著鏗鏘有力的誦讀,在一句句飽含深情的詩歌里,古塘灣的那段崢嶸歲月,瞬間鮮活起來。
紅色故事
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1925年,在安源加入共產黨,后又在廣州參加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的易子義,以“農運特派員”身份回到長沙河西老家,發(fā)展黨組織、領導農民運動。當年12月,易子義秘密召集楊南軒、易子賢、楊東澤等古塘灣十多個熱血年,聚集在黨旗下宣誓,成立了長沙河西第一個中共黨支部一一古塘灣支部,易子義任首任書記。
彼時,長沙河西已成為湖南工農運動最活躍、發(fā)展最迅猛的地區(qū)之一。古塘灣支部成立之初,僅10名黨員,他們活躍在革命的最前線,發(fā)展黨的組織,領導農民運動,支援北伐。
從古塘灣支部成立,到長沙和平解放,這個支部一共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四大時期,受到易子義、楊東澤和楊海清3任書記的領導,但這三任書記履職的時間并不連貫?!斑@是因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古塘灣支部曾經兩度遭受嚴重破壞,又兩度再次重建組織?!惫盘翞持Р奎h史陳列廳講解員彭杏子介紹。
大革命失敗后,以葉魁為首的多名地下黨員慘遭殺害,古塘灣支部遭到嚴重破壞,農民復仇運動暫時中止。1940年8月20日,楊南軒、翟福祥、易長生等5名地下黨員慘遭活埋,古塘灣支部遭受第二次重大打擊,再次沉寂。然而,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古塘灣支部選擇了前者。在毛澤東、滕代遠、徐特立等人的指導下,古塘灣支部愈挫愈勇。
記者查閱古塘灣支部的地下黨員名單,發(fā)現(xiàn)“楊”姓黨員特別多。這是由于受楊東澤影響——他不但自己加入共產黨,他還帶動影響自己的家人加入黨組織,參加革命斗爭。比如,楊東澤、楊南軒、楊西漢、楊北炎是四兄弟,楊聲凡、楊聲榮、楊聲輝、楊聲余、楊聲發(fā)是楊東澤的子侄輩,還有楊意輝、羅玉華是楊家的媳婦。
而今,這一“紅色大家庭”,在世的只有現(xiàn)年92歲的羅玉華老人了。據羅玉華回憶,解放前夕,她經常跟同志們一起張貼宣傳標語,常常趁著夜色劃船過湘江,到對岸的太平街等地張貼標語,“我們今天看來,貼標語是一件很小很平常的事。但在當年,那可是黎明前的黑暗啊!我們很多同志就犧牲在解放前夕??!”事實上,眼看身邊的戰(zhàn)友一個個倒下,骨肉至親慘遭活埋,只有楊東澤,成為了古塘灣支部第一批黨員中唯一一個看到長沙解放、看到新中國成立的同志。
1946年春天,長沙河西黨組織再次建立。河西地區(qū)也從最初的古塘灣黨支部,發(fā)展成54個支部,1000多名黨員,成為長沙和平解放的重要力量。
滄海桑田
小山村蝶變國際新城
近一個世紀的滄海桑田,2017年3月14日,由原古塘灣黨支部發(fā)展演變而來的清水社區(qū)黨總支部正式成立。
伴隨著長沙市梅溪湖片區(qū)的開發(fā),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項目接踵而至,一項項民生工程遍地開花。昔日的古塘灣早已從一個落后的小山村,蝶變成今天的梅溪湖國際新城,成為推動岳麓高質量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芙蓉花”般盛開的國際藝術中心、金茂“雙子塔”、網紅音樂噴泉、文藝商街梅瀾坊、金茂覽秀城……如今,天頂街道擁有山湖相依、風景秀麗的生態(tài)資源,內通外達、快捷高效的城市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集文化體驗、休閑娛樂、餐飲購物、品牌集合、社交互動為一體的文旅商圈,市民游客前往梅溪湖,必到打卡之地,大半都在天頂。
作為古塘灣精神的誕生地,近年來,天頂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立足以經濟強街、以項目立街、以產業(yè)興街的發(fā)展路徑,街域經濟規(guī)模和綜合實力始終處于岳麓區(qū)前列。
數據顯示,即便是2020疫情防控關鍵之年,天頂主要經濟指標穩(wěn)步回升,實現(xiàn)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52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35.45億元,新增四上企業(yè)8家,新增市場主體2368家。其中,金茂ICC、湘江集團大廈、梅溪創(chuàng)新中心三棟樓宇成功躋身長沙市特色樓宇、重點樓宇,華為鯤鵬、騰訊云(長沙)等行業(yè)領軍企業(yè)相繼入駐,已然成為長沙“數字經濟”的第一梯隊和集聚區(qū)。
“從古塘灣黨支部到最終演變成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清水社區(qū)黨總支,可以說,古塘灣支部的斗爭史鮮活反映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后繼的奮斗史?!碧祉斀值拦の瘯浲踯娊榻B,天頂特別打造了古塘灣支部黨史陳列廳、紅色光影學堂和紅色傳承書屋,被列為岳麓區(qū)紅色教育基層示范點,每天迎來大量各地黨員群眾前來參觀學習。天頂也從古塘灣精神中不斷汲取紅色養(yǎng)分,為街道發(fā)展注入澎湃動力。
5月25日,一位名叫鄒籽涵的11歲小學生,被古塘灣支部黨史陳列廳聘為“小小紅色講解員”。采訪中記者得知,她的太爺爺就是古塘灣支部當年的優(yōu)秀地下黨員楊南軒?!叭缃裎沂且幻W生,更是一名少先隊員,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努力成為像太爺爺那樣了不起的人?!笔峙跗笗?,楊梓涵倍感光榮,一顆紅色的火種已然在她心底生根發(fā)芽。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