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3日訊 據新華社消息,六七月間的西藏阿里,高原紅柳花開得絢爛。沉默的岡底斯山,遠遠矗立在獅泉河鎮(zhèn)地平線上,猶如一座豐碑。而孔繁森的名字,就深深鐫刻在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成為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成為流傳在西藏干部群眾心中最溫暖的故事。
孔繁森1944年出生在山東聊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黨的教育培養(yǎng)下,他參軍、入黨,后來轉業(yè)到地方。1979年,國家要從內地抽調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當時擔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欣然赴藏。
“我們共產黨員無論在哪里工作都是黨的干部。越是邊遠貧窮的地方,越需要我們?yōu)橹テ床^斗、付出,否則,就有愧于黨,有愧于群眾。”
以此情懷,孔繁森在藏期間先后擔任崗巴縣委副書記、拉薩市副市長、阿里地委書記。在西藏最艱苦的阿里地區(qū),藏族農牧民稱孔繁森為“藥箱書記”。粗通醫(yī)術的孔繁森,看到藏族群眾缺醫(yī)少藥,每次下鄉(xiāng)都身背藥箱,義務為群眾防病治病??追鄙瓕ψ约汗?jié)儉,而對他人、對藏族同胞卻是那么慷慨大方。在西藏工作的近10年間,他收養(yǎng)了3個藏族地震孤兒,省下的工資,大部分都用在補貼困難藏族群眾身上。
而阿里的發(fā)展更是凝聚著孔繁森的全部心血。短短一年多時間,走訪98個鄉(xiāng)鎮(zhèn),行程8萬多公里……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阿里發(fā)展的思路在孔繁森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
他始終在努力實踐著自己最喜愛的那句名言:“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
令人痛惜的意外發(fā)生在1994年11月29日??追鄙バ陆强疾爝呝Q的途中,因為一場車禍不幸殉職,時年50歲。人們料理他的后事時,看到兩件令人心碎的遺物:一是他僅有的錢款——8.6元;二是他的“絕筆”——去世前4天寫的關于發(fā)展阿里經濟的12條建議。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