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坤說黨史?丨識字嶺下埋忠骨,人民路上有“驕楊”(有聲)
在長沙市芙蓉路與人民路交會處,有一個地名叫“識字嶺”。這里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在民國時期,識字嶺卻是一片偏僻的荒山,是一個刑場。革命烈士楊開慧、楊開明、何立前等均在此英勇就義。如今,在識字嶺東北側(cè)的開慧雙擁社區(qū)公園里,屹立著一塊標明“楊開慧烈士就義處”的石碑,每天提醒著熙來攘往的人群,這是一塊被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歷經(jīng)歲月的風雨,容顏已改,但浩氣長存。
識字嶺原叫“石子嶺”,是瀏陽門外一片偏僻的荒山,因有碎石小路而得名。1918年,有人在這里設(shè)立了一所私塾,請教書先生給孩子們啟蒙,教他們讀書識字,所以石子嶺慢慢變成了“識字嶺”。
1930年的識字嶺,與長沙東大門瀏陽門相隔不遠,是個行刑場。那年10月24日,楊開慧回長沙縣板倉看望母親和孩子,不料被軍閥密探發(fā)現(xiàn),當晚80余人團團圍住了她的家。楊開慧被逮捕,一同抓去的還有她8歲的兒子和保姆。她先被關(guān)在國民黨的“清鄉(xiāng)司令部”,后來怕有人劫獄,又轉(zhuǎn)移到了長沙陸軍監(jiān)獄。
楊開慧被捕后,敵人逼問毛澤東的去向,要她公開宣布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guān)系。楊開慧堅定地說,“犧牲我小,成功我大”“要我和毛澤東脫離夫妻關(guān)系,除非??菔癄€!”楊開慧的寧死不屈激怒了敵人。最后,敵人以砍頭威脅楊開慧,可楊開慧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砍頭只像風吹過!死,只能嚇倒膽小鬼,嚇不住共產(chǎn)黨人!”11月14日,楊開慧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從被捕到犧牲的10多天時間里,她經(jīng)歷5次提審,受盡折磨,但寧死不屈。
其實,因當時革命形勢愈發(fā)嚴峻,楊開慧早已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她將自己的孩子托付給了堂弟楊開明,并于1929年3月在《給一弟的信》中坦言道:“我好像看見了死神……說到死,我并不懼怕,且可以說是我喜歡的事?!笨墒?,楊開慧萬萬沒有想到,她的“托孤人”楊開明竟會先于自己犧牲,其英勇就義的地點也在識字嶺。
1930年1月29日,時任中共湖北省委鄂西特派員的楊開明,因被叛徒出賣,在漢口不幸被捕,后被押回長沙。當時,敵人承諾只要楊開明認錯并保證以后再也不干,便可釋放。但楊開明堅貞不屈,說:“我赤膽忠心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絕沒有犯任何錯誤,錯的是你們這些軍閥、貪官污吏,你們要殺就殺好了,共產(chǎn)黨越殺越多?!碑斈?月22日,敵人將楊開明押往識字嶺刑場,楊開明一路高喊革命口號,慷慨赴義。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在識字嶺犧牲的還有革命烈士何立前。1927年“馬日事變”后,在湖南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清鄉(xiāng)鏟共”。為了躲避追捕,何立前只身前往武漢尋找黨組織,后被安排到武漢國民政府第二十師工作,不久,因身份暴露回到長沙,結(jié)果因叛徒告密被捕。在監(jiān)獄里,不管敵人怎樣折磨,他一句話都沒說。
1929年9月7日,何立前在識字嶺慘遭殺害。犧牲前,他張口喊道:“響鑼山下埋忠骨,識字嶺上吊亡魂,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此外,犧牲在識字嶺的近代革命志士還有“武陵才俊”何來保、華興會副會長劉道一、兩湖工農(nóng)赤衛(wèi)隊總指揮周炳文……那條碎石子路被留下或沒留下名字的革命英雄們一步步走過,他們把一腔碧血灑在這荒蕪的山嶺,讓理想的種子萌芽破土,開出燦爛的鮮花。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1959年,長沙市自窯嶺至楊家山段修了一條馬路,被命名為“識楊路”,這個路名的另一層含義,便是紀念楊開慧、楊開明烈士。而現(xiàn)在,這段當年僅有一公里多長的“識楊路”更名成了“人民路”,是長沙現(xiàn)在最長的東西向主干道。
如今,在開慧雙擁社區(qū)公園里,隨處可見到小孩子奔跑追逐的身影,他們臉上的童真可愛、無憂無慮,見證著這個時代的甜蜜、幸福;而那一塊塊寫滿紅色故事的石碑,時刻昭示著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