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冬奧,一起感受冰雪京韻 各競賽場館準備就緒
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計劃使用的12個競賽場館已經全部建設完成,分布在3個賽區(qū),分別是北京賽區(qū)、延慶賽區(qū)和張家口賽區(q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各具特色的競賽場館吧。
北京賽區(qū)
國家速滑館
又稱“冰絲帶”,是本屆賽事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與“鳥巢”“水立方”共同組成“雙奧”之城的標志性建筑群。“冰絲帶”是冬奧歷史上第一個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的速度場館,將承擔速度滑冰項目的比賽,產生14塊金牌,是冬奧會產生金牌數量最多的單個場館。
首鋼滑雪大跳臺
設計理念源自中國敦煌壁畫中傳統的飛天造型,從側面看去又猶如一只靈動的“水晶鞋”,將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承擔單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臺比賽項目,賽道結束區(qū)未來還可舉辦演唱會、發(fā)布會等大型戶外活動。
國家游泳中心
又稱“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場館之一。經過改造后成為一個水上和冰上項目雙棲的場館,因此又稱“冰立方”。在北京冬奧會時,冰壺項目的比賽將在這里進行。
五棵松體育中心
五棵松體育中心可在6小時內實現冰球、籃球兩種比賽模式的轉換,是國內首個在一塊比賽場地同時舉辦籃球、冰球兩種職業(yè)體育賽事的場館。其特殊設計的多彩外幕墻體系,讓場館得名“冰菱花”。
國家體育館
曾經舉辦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操、蹦床等項目。改造后將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男子冰球和女子冰球部分比賽、冬殘奧會殘疾人冰球比賽。
首都體育館
1968年建成,曾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將承擔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任務,產生14枚金牌。這是北京冬奧會第一項完工的改擴建競賽場館工程:外觀“修舊如舊”,延續(xù)經典;場館內著力打造“最美的冰”,營造更好觀賽體驗。
延慶賽區(qū)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高山滑雪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設7條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建設難度極高,主要承擔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賽事。是目前世界上難度最大的高山滑雪比賽場地之一。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
中國首條雪車雪橇賽道,是北京冬奧會雪車、雪橇、鋼架雪車項目比賽場地。場館共有16個角度、坡度不同的彎道,2020年10月賽道制冰完成后,迎來國家隊入駐訓練,成為北京冬奧會首個國家隊入駐訓練的競賽場館。
張家口賽區(qū)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臺滑雪場地,也是張家口賽區(qū)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將承擔北京冬奧會跳臺滑雪、北歐兩項的比賽。跳臺剖面因與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如意”的S形曲線契合,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
國家越野滑雪中心
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將承擔北京冬奧會越野滑雪和北歐兩項的比賽。越野滑雪是冬季項目中的馬拉松,賽道線路長、運動員比賽時間長,是典型的耐力項目。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qū)太子城區(qū)域東北側山谷,依次布置靶場、賽道與起終點區(qū)、場館技術樓等,將承擔北京冬奧會冬季兩項以及冬殘奧會冬季兩項的比賽。
云頂滑雪公園
云頂滑雪公園包括U型場地技巧、坡面障礙技巧、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障礙追逐、平行大回轉六條賽道,將承辦自由式滑雪及單板滑雪兩個分項共20個小項的比賽。
文字整理/趙紫名
本版圖片均為新華社發(fā)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