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技術助陣,12天完成防疫核查數據45.4萬條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攀)“7月30日至8月10日24時,長沙市防疫核查系統(tǒng)共下發(fā)數據45.4萬條,完成核查45.4萬條;查實8.64萬人、管控8.63萬人。”這是今日長沙市疫情防控數據分析組利用大數據技術交出的抗疫“成績單”。
今年7月底,疫情再次來襲,長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數據分析組迅速啟動長沙市防疫核查系統(tǒng)并進行相關優(yōu)化。該系統(tǒng)以大數據技術為“武器”,在看不見的“云端”,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碰撞比對,生成一份份數據分析報告,服務于精準防疫和科學決策。
7月30日,數據分析組接到長沙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通知,將7月25日在長沙湘江歡樂城游玩的顧客生成數據分析報告,以便街道、社區(qū)精準管控。不到1天時間,該組就將從多渠道獲取的不完整數據,進行多維分析、補全信息要素、分批次去重“清洗”,快速下發(fā)至相關街道、社區(qū),提升了數據準確度,極大減輕了基層工作量和核查效率。
“基層核查很不容易,我們的目標就是為基層減負?!遍L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數據資源處副處長周驊介紹,利用長沙城市超級大腦的數據中臺,把繁重復雜的數據工作集中處理,將標準、精準的數據下發(fā)給基層,使他們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摸排反饋,避免了盲目上門入戶;通過長沙市防疫核查系統(tǒng),基層可將核查后的情況上傳,大大減輕了基層各種報表的負擔。
記者了解到,該系統(tǒng)所有涉疫數據全部通過電子政務網內部傳輸,全量數據存儲在市政務云機房,公安、衛(wèi)健、區(qū)縣(市)各級各部門可按權限查看,確保數據安全、保護群眾隱私。
同時,防疫數據的廣度也還在進一步拓展,目前已對接“智慧醫(yī)療疾病預防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重點區(qū)域來長并出現發(fā)燒、咳嗽等癥狀的人員進行健康防護提醒;對區(qū)域性突發(fā)的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藥品增長情況及早發(fā)現、及時預警。后期還將結合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數據,通過大數據精準定位,主動提醒市民及時進行核酸檢測和疫苗接種。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