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過“五一”這件事別忽視,長沙疾控發(fā)布安全提示!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1日訊(通訊員 司曉雪 全媒體記者 彭放)五一假期,市民和游客在旅行、郊游、享受閑暇的同時,離不開享用各色美食。今日,長沙市疾控中心發(fā)布假日食品安全提示:春夏之交氣溫升高,食物易變質(zhì),各種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加快,正是食源性疾病高發(fā)期。市民和游客要牢記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食物在安全溫度下保存,確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外出就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衛(wèi)生條件好的飯店,不在無食品經(jīng)營許可證的餐飲店用餐。就餐時,注意食物是否新鮮,不食有異味、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慎重食用易滋生細菌、加工貯存條件要求高的涼菜等冷食類食品。根據(jù)人數(shù)點餐,盡量做到“光盤”,避免打包。如需打包,最好選擇適合重新加熱的菜肴,并及時放入冰箱冷藏,徹底加熱后再行食用。保持良好的就餐方式,盡量采用分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家庭聚餐時,要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原料進行烹飪。處理食物前后要洗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加工食物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加工和盛放生肉、水產(chǎn)品和蔬菜的砧板、刀具、盆、盤、碗等容器也要與熟食分開,使用完后及時清洗、消毒。烹飪食物要燒熟煮透,將可能繁殖的致病微生物殺滅。一些特殊食材比如四季豆等,如果加熱不徹底,未徹底破壞其含有的天然毒素,食用后可導致中毒。食品要分類、合理冷藏冷凍保存,確保食品安全。
野外游玩體驗田園生活時,要做到不采、不食、不買野生蘑菇,謹慎采食野菜、野果。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采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進入高發(fā)季節(jié)。由于野生毒蘑菇鑒別困難,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市民朋友切勿采摘、購買、食用野生蘑菇,以防中毒發(fā)生。這個季節(jié),野菜生長旺盛,一些有毒植物與常見野菜、野果的外觀十分相似,如毒芹與水芹、化兒草與血皮菜,馬桑果與桑葚等很容易混淆,誤食將會導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不要在野外隨意采食不熟悉的野菜野果食用。
近期有旅客在旅行途中感染諾如病毒的報道,疾控專家提醒大家警惕由諾如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腸炎。假期出行預防諾如病毒感染,主要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及接觸臟東西后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注意飲食和飲水衛(wèi)生。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