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蛇出沒,醫(yī)生提醒:被蛇咬傷記住18字救命要訣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3日訊(通訊員 姜道明 全媒體記者 彭放)夏季氣溫上升,山間的草木、田間的作物郁郁蔥蔥,野外的蛇也活躍起來。近日,寧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先后收治多例被毒蛇咬傷的患者。急診科主任張繼輝提醒,被蛇咬傷后,不要輕信民間偏方,要做到18字救命要訣——認(rèn)清蛇、勿驚慌、不亂跑、早綁扎、多沖洗、快就醫(yī),而且是立即前往有救治條件的醫(yī)院,前往醫(yī)院的途中不要劇烈奔跑,以防加速蛇毒的擴散。
近日,66歲張爹爹在山腳勞作拔草,不料草叢中突然躥出一條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老人的左腳咬了一口后溜之大吉。幾秒鐘后,傷口便開始疼痛、麻木,見情況緊急,張爹爹在家人的陪同下趕往寧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入院時,張爹爹左膝關(guān)節(jié)以下紅腫、疼痛,皮膚有燒灼感,齒痕周圍有水泡,連下地都困難。急診科醫(yī)師立即予以清洗消毒傷口,注射抗蛇毒血清、抗破傷風(fēng)、抗感染、蛇藥片消腫止痛等處理,以上癥狀慢慢緩解。
怎么區(qū)分毒蛇和無毒蛇?張繼輝介紹,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頭大頸細(xì),尾部短粗,色斑較艷,咬人時嘴張得很大,牙齒較長。毒蛇咬傷部常留兩排深而粗的牙痕、傷口周圍明顯腫脹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癥狀也較明顯。無毒蛇頭呈鈍圓形,頸不細(xì),尾部細(xì)長,體表花紋多不明顯,無毒蛇咬傷后,局部可留兩排鋸齒形牙痕。
毒蛇、無毒蛇咬傷后主要區(qū)別
毒蛇咬傷后,應(yīng)趕緊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減緩毒液的吸收
毒蛇咬傷后3至5分鐘內(nèi)毒液就能迅速進入體內(nèi),因此要及早采取措施,減緩毒液的吸收。
?、俳壴ǎ汉啽阌行А1欢旧咭?,立即用布條類、手巾、繃帶、植物藤等物在傷肢近側(cè)5至10厘米處或在傷指(趾)根部予以綁扎(能放進紙片或一根手指),以減少靜脈及淋巴液的回流,達到暫時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在轉(zhuǎn)送途中應(yīng)每隔20分鐘松綁一次,每次1至2分鐘,以防止肢體瘀血及組織壞死。
?、诒蠓ǎ河袟l件時,在綁扎的同時用冰塊敷于傷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縮,減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將傷肢或傷指浸入4至7℃的冷水中,但局部降溫的同時要注意全身的保暖。
③傷肢制動:受傷后走動要緩慢,不能奔跑,以減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將傷肢臨時制動后放于低位,送往就醫(yī)。
2.促進蛇毒液的排出及破壞
用井水、泉水、茶水、自來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反復(fù)沖洗傷口后,用吸引器將毒汁吸出。也可用各種藥物作局部的濕敷或沖洗,以達到破壞或中和蛇毒的目的。常用的外敷藥有30%鹽水或明礬水。
3.抑制、中和蛇毒
內(nèi)服和外敷有效的中草藥和蛇藥片
?、俑鞣N蛇藥片。
?、谥胁菟巻畏剑盒迈r半邊蓮(全草)30至60克,搗爛后取其汁內(nèi)服,有解毒和利尿排毒作用;新鮮烏桕嫩芽30克,搗爛取汁內(nèi)服,藥渣外敷,可預(yù)防蛇毒攻心。
③血清治療:能快速、有效的中和游離毒素,減輕中毒癥狀。
張繼輝特別提醒,被蛇咬傷后注意兩個認(rèn)識誤區(qū):一是認(rèn)為小蛇無毒,實際上病情輕重主要取決于蛇毒種類和吸收的毒液量,和蛇的大小關(guān)系不大;二是認(rèn)為被蛇咬過,幾十分鐘沒有不適感覺,一定是無毒蛇,一般來說,從被蛇咬到全身毒發(fā)有一定的潛伏期,這個潛伏期長的有1至4小時。因此,一定不可掉以輕心。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