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色建筑講述紅色故事,這些工科學子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石禎專 通訊員李晗 賀薔 譚超)“清水塘22號是一幢二進三開間磚木結構的南方民居,青磚墻、木板屋、鏤空窗,庭院深深,清幽雅致。凜冽寒冬,毛澤東與楊開慧守著那盆炭火交談著各自的革命信仰,爐中或許還煨著一塊糍粑、一個紅薯……他們守著溫暖,也守著忠貞的感情,守著堅定的革命信仰。”6月8日晚,長沙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舉行“建筑背后的紅色故事”主題微宣講展示大賽,十支來自于該校土木工程學院的由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隊伍,分別圍繞清水塘22號、雷鋒紀念館、新民學會舊址等紅色建筑,生動講述著一個個觸人心扉的紅色故事。
比賽中,選手們真情流露,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來,以舞臺劇、詩朗誦、H5展示、視頻等多種形式,通過展現(xiàn)、講述紅色建筑背后的紅色故事,謳歌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百年來的偉大成就。
“作為選手,前期的實地調研和資料收集讓我充分了解了紅色建筑及背后的紅色故事,這些故事比課本中的更加鮮活;作為觀眾,讓我從不同的紅色建筑和紅色故事中,感受到了共產(chǎn)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經(jīng)過此次比賽,我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精神,學習知識本領,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決心!”參賽選手蔣四海說。
“選手們將所學的專業(yè)知識融入黨史宣講,將黨史教育和專業(yè)教育進行有機結合,這種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不僅強化了同學們的專業(yè)認同感,也讓黨史教育‘活起來’了,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黨史的磅礴力量。”長沙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祝磊表示。
據(jù)了解,長沙學院土木工程學院著力發(fā)揮湖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優(yōu)勢,結合專業(yè)特色,創(chuàng)新學習教育形式,通過“學、講、干”多種“打開方式”,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學科建設、課程教學、思政教育等環(huán)節(jié),讓黨史學習教育充滿“土木學院”味道。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