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做海鮮, 溫度和鹽度中藏食安密碼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26日訊(記者 周輝霞 實習生 謝云)走,吃海鮮去!長沙人對海鮮情有獨鐘,愛吃海鮮的人群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長沙人每年在海鮮消費上的支出大約有70個億。但要說到哪里的海鮮最讓人放心,吃貨行家中許多指向徐記海鮮。以“一輩子做好海鮮”為經(jīng)營目標的徐記海鮮,又是如何用匠心將新鮮、安全的海鮮端上餐桌的呢?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探訪。
“咦,看啦,蟶子的頭豎了起來,有的還在噴水呢。”還沒有走進徐記海鮮八一路店的海鮮選購區(qū),就有小朋友在好奇地輕觸捆扎成把的蟶子,看它們對外界的觸摸發(fā)生了怎樣的反應。
近十個池子里,放著各種時令海鮮產(chǎn)品。海產(chǎn)品是食品安全高風險產(chǎn)品,新鮮是食品安全的關(guān)鍵。可如何讓嬌貴的海產(chǎn)品從海里游到長沙的水池里,還能如此鮮活?廚師長賴運池說,這可是一門技術(shù)活,其中的關(guān)鍵就是溫度和鹽度。“你用手去感受一下水溫,看是不是有不同。”按照他的指引,記者手探池水的溫度,整體感覺就是冷,冷得有些刺骨,但不同的池子里,又有些許差別。
賴云池介紹,在每天上午11時前和下午5時前,工作人員都會用海水密度計,測量一下每個海鮮池的溫度和鹽度。此外,每個店里還有一個溫控室,實時監(jiān)測每個海鮮池的溫度和鹽度,控制每個池子里溫度與設(shè)定溫度的正負溫差在1℃以內(nèi),保證鹽度和溫度盡量接近海產(chǎn)品自然生長條件下的程度。因為不同的海產(chǎn)品生活的溫度環(huán)境要求不一樣,所以池水與池水之間是有差別的,像蝦蟹類的與貝殼類的都不一樣。在水池的底部,均安裝有海綿、活性炭和氧氣孔,保證水中不會有雜質(zhì),以保證海鮮的鮮活。
前不久,有媒體曝光某海鮮酒樓在消費者選購海鮮后的“調(diào)包”行為,引起了社會關(guān)注。徐記海鮮是如何確保端上餐桌的海鮮就是消費者自選的呢?“被選中的食材,我們會當著客人的面放入桶中,桶上還將貼上單據(jù),實行跟桶跟單。顧客還可通過大廳內(nèi)的視頻廚房觀看后廚的實況,不用擔心食材被掉包。”店里的執(zhí)行總經(jīng)理金花介紹說。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