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山楂助消化,一周后胃里長出“鵝蛋”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4日訊(通訊員 吳輝 符晴 全媒體記者 彭放)正是山楂、柿子上市的季節(jié)。今日,記者從長沙市中心醫(y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了解到,近日,該院消化內科接連收治了10多例因過多吃柿子、山楂導致胃結石的患者。
家住長沙縣的易女士聽說山楂有助消化、降血脂的功效,在網上學了糖霜山楂的做法。“做出來酸酸甜甜,吃了胃口大開,第一天吃了10來顆,接下來每天都吃七八顆,連續(xù)吃了一個星期后,感覺腹脹、反酸。”易女士以為調整一下飲食就會好轉,沒想到癥狀持續(xù)加重,還頻繁嘔吐,這才來到醫(yī)院檢查。
長沙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申月明詢問病史后,完善了胃鏡檢查,在易女士的胃幽門附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直徑達8厘米的結石,初步判斷為進食大量山楂導致的胃結石。這個鵝蛋大的結石卡在了幽門,于是造成患者腹脹、嘔吐。消化內鏡室醫(yī)護人員在麻醉科的合作下,歷經兩個小時,通過無痛胃鏡將這個“大鵝蛋”一點一點分解、取出。手術后,易女士的不適癥狀很快緩解。
胃結石,又稱胃石病,是由于食入的某種動植物成分、毛發(fā)或某些礦物質在胃內不能消化,凝結成塊而形成的。申月明介紹,山楂、柿子當中豐富的鞣酸與胃酸結合成團后,人體不能及時消化并排出,在胃內形成了巨大結石,于是導致了腹脹、頻繁嘔吐。胃結石的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小的如乒乓球,大者似皮球,起病時非常隱匿,很多患者數日之后才出現(xiàn)上腹痛、飽脹、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胃結石會對胃壁產生機械壓迫與摩擦,同時刺激胃酸分泌,從而引起胃黏膜糜爛、潰瘍、出血甚至穿孔。申月明提醒市民,不要貪吃、多吃,更不要空腹吃山楂、柿子,以免遭遇胃結石之痛。
>>我要舉報